奋进路上|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打出这套组合拳

来源:澎湃新闻 ∙ 浦江头条

近日,对于涵盖光子、物质、生命、能源、海洋等多领域20个在沪布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提出14条支持新举措,加强开放共享,让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一步赋能地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回望今年,上海早已打出了一套科创“组合拳”,布局“基础研究先行区”、超前孵化培育耐心资本、政策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到如今加强开放共享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个从0到10到100全链条式的科创政策供给已然成型。

组合拳带来的成果也是丰硕的。C919大型客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中国首台获准上市的国产质子治疗系统……一大批上海科技创新“名片”熠熠生辉。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正发展成为上海的创新高地。

“查漏补缺,我们这次新举措总结了过往经验,对以往不足之处进行了补充、优化和完善。”上海科创办综合协调处处长开恳透露,以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用户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此次举措的目的是坚持需求导向、用户导向、产业导向,让千家万户的科创企业作为活水之源参与进来,建立设施市场化收费和企业用户补贴机制,推动设施加强对外开放服务,从而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增强策源力。

开恳说,希望通过这一政策让在沪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上,而是更好地实现“四个面向”,担负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载地的使命,助力中国尽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地位和全球经济治理影响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11月28日至12月2日赴上海考察时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盼。

这样的嘱托,也被上海深化、内化、落实,显现在12月18日市委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定》中。

全会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加快布局推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加快大模型、区块链等新动能培育壮大,发挥平台经济优势,抢抓绿色低碳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奋发有为,勇担重任,市委委员们的热议也反映出坚持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决心。

“过去,普陀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产业结构主要是一些传统产业。经过这些年的转型发展,普陀区在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等四大重点领域培育的新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已经几乎翻了一倍,从三年前的20%左右,到现在的40%左右。”市委委员、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坦言,全力以赴拼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其中做大蛋糕的同时必须提升科创能力,为科创资源搭台做“红娘”,才能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能级。

“我们拥有非常完善的科技人才资源体系,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两所高校,有航空、航天、船舶、核电等400多家研发机构,四千家高新技术企业,15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大学本科学历以上人口101万人。”市委委员、市政府党组成员、闵行区委书记陈宇剑表示,要盘活科创资源,坚持精准施策,激化科技人才作用,打造“科学、科技、科创”三科之城。

市委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分党组副书记、院长胡金波透露,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现有一万两千余名科研人员和一万五千余名研究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干劲很足,聚焦抢占科技制高点的专项攻坚,希望能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同频共振。

方向已定、思路已清、路径已明,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