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用新玩法留下游客:到天空之桥宿营,去小七孔踏瀑探险

黔南州用新玩法留下游客:到天空之桥宿营,去小七孔踏瀑探险

7月24日,两名游客在黔南州拍摄“天空之桥”平塘大桥。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对贵州来说,桥不仅是破解交通障碍的钥匙,也是推动旅游新玩法、新业态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黔南州平塘县槽渡河峡谷正上空百余米处,横跨着一座世界级大桥——平塘特大桥。每逢夏季清晨,云雾飘渺,壮观的大桥仿佛悬浮在云端,因此它又被称为“天空之桥”。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高科技的造桥工艺,“天空之桥”景区已成为当地旅游、研学、露营必去的打卡点。

而位于黔南州荔波县,以桥得名的小七孔景区,近年来则积极打造“贵州小七孔世遗探险部落”新IP,推出树上探险、丛林探险、攀树、瀑降、皮划艇等游玩项目,形成新的户外轻探险集聚区,让游客在饱览山水风景的同时,尝试更多的互动体验。

7月25日,游客在荔波小七孔景区漂流。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从“观桥”到“旅桥”,从“看山看水”到“游山玩水”,随着贵州的旅游产品和业态不断丰富,实现了用“凉资源”带动避暑经济的蓬勃发展。

7月24日至25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和澎湃新闻举办的“这个夏天,来贵州一起澎湃”为主题的文旅探访活动,走进黔南州,体验不一样的“新玩法”。

一座大桥催生多种旅游业态

被誉为国之重器的“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坐落在黔南州平塘县境内。在其东北角约25公里处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槽渡河,河面并不宽广,犹如一缕绿丝带穿行在两岸苍翠的崇山峻岭之间,将峡谷中散落的少数民族村寨串联了起来。

世界上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平塘摄影家协会 供图

峡谷之上,三塔斜拉结构的平塘特大桥巍然矗立。这座世界级大桥建成于2019年,全长2135米,其中大桥的最高桥塔达到332米,相当于110层楼高,是世界第一高的钢筋混凝土桥塔,“天空之桥”的称谓也由此得来。

如此壮观的大桥,成为贵州“桥旅融合”的2.0版本,将以天空之桥综合服务区为中心的区域升级为桥梁旅游景区。

平塘特大桥被誉为“天空之桥”,其最高桥塔达到332米,桥头建有天文台。   天空之桥服务区 供图

公开报道显示,在天空之桥服务区内,除了传统服务区所具备的加油、停车、休息功能外,还有着面对平塘大桥的最佳观景台、酒店、观星台、桥梁科普馆、房车营地等。它是贵州省首个获得3A景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也是交通运输部批复的交旅融合服务区示范项目。

7月2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服务区观景台上望向平塘大桥,映入眼帘的是三座蓝色空间钻石塔,形似少数民族服装“裙摆”的桥塔与主梁、拉索相互结合,便形成了富有动感的“小蛮腰”桥梁造型。如果将塔桥和缆索看作一个整体,又如3位载歌载舞的少女。

傍晚时分,落日的余晖在桥上洒下了耀眼的金光,使大桥显得格外雄伟壮阔。观景台上的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这一份美好。

天空之桥服务区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程晓东向澎湃新闻介绍,近年来,天空之桥服务区抓住机遇,不断优化环境设施和接待能力,丰富游玩项目和业态,积极推动桥旅融合发展。

天空之桥桥头设有房车营地和露营地,房车顶部开有观星车窗。   天空之桥服务区 供图

他具体说:“服务区与周边的景区,包括‘天眼’、‘天坑’、‘天书’等天字号IP形成联动,开通了旅游直通车,发挥旅游集散地的重要作用。同时,游客也可以在这里获得周边景区游玩的线路推荐等等。”

另据天眼新闻报道,天空之桥服务区还拥有着省内顶尖的专业天文望远镜和天文观景台,能为观星者提供最佳的观星视野,“暗夜观星”、“房车露营”、“星空宴会”等多种夜间产品也相继推出。

作为“优等生”的天空之桥服务区,不仅是游客数量迎来井喷式增长,研学旅游也随着服务区的声名鹊起而备受青睐。

程晓东提到,景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研发了相应的课程,让孩子们能够学体验大桥建设的知识和过程,感受“大国重器”“基建狂魔”的力量。此外,还有专门的天文学专业教师传授天文知识。

“7月份的研学团队已经超过100个,约有3000多位省外的学生来参观学。”程晓东说。

7月25日,天空之桥服务区为小朋友们举行天文研学授课。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学员黄小可开学即将读五年级,连日来在天空之桥的暑期研学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对大桥很感兴趣,在这里学到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回到杭州以后我想把天空之桥推荐给同学们,我也想让他们能学到、感受到。”

值得一提的是,天空之桥服务区所处的平里河村,是平塘县有名的精品水果大村,种植有四月桃、蜂糖李、蜜橘、果冻橙等60多个水果品种。该服务区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就与平里河村相互联动,依托各自优势,将大桥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合力打造成农旅合作示范项目。

据贵州日报报道,天空之桥的“交旅融合”开通了富民“新财路”。数据显示,天空之桥服务区开放3年多来,累计帮助周边群众销售“土特产”总金额5000余万元。2022年,平里河村人均收入超过2.5万元。

从“看山看水”到“游山玩水”

“桥+服务”、“桥+旅游”、“桥+研学”、“桥+乡村”……天空之桥服务区的案例是贵州将一座大桥和多种业态进行旅游产业化的生动缩影,也是贵州推进桥旅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

而在不远之外的黔南州荔波县,也有“一座桥”成为了当地旅游产业振兴发展的重要元素。

荔波小七孔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这里青山环绕、碧波荡漾、飞瀑纵横,但景区名字的起源却与一座古桥有关。

7月25日,荔波小七孔桥上游客如织。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据史料记载,小七孔古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是当时贵州通往广西的商旅大通道,横卧于响水河上。从小七孔古桥、黎明关等地出发,荔波曾有五条途经广西环江、终达广西怀远的“盐马古道”,见证了这里曾经的繁华。现在的小七孔景区正是以桥得名。

夏日里,走上由麻石砌成的古桥上,只见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植物,桥下水尤清冽美得让人心醉,桥的两岸古木参天、绿荫成片。

“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桥头碑刻上的一对联句让人一看便能领悟到它的不凡。

曾经,荔波“因商兴桥”,今天则“借桥兴旅”。

据贵州日报报道,荔波是贵州共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拉开序幕的地方。2023年2月18日至19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在荔波调研旅游产业发展时,作出了“奋力将荔波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快推动贵州旅游产业化实现新突破”的重要部署。

荔波小七孔景区的一道小型瀑布横跨路面,游客从下方穿行。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如今的小七孔和流水,已成为整个景区的灵魂所在。断桥飞瀑、68级跌水瀑布、拉雅瀑布……一路高山流水、泉鸣瀑响,为这个炎热的季节带来了一抹沁人心脾的清凉,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打卡。

作为“黄小西吃晚饭”的贵州六大景区之一,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之外,小七孔近年来不断做足“山水文章”,深耕产品创新,开发了一批旅游新业态。

小七孔景区专为业态升级聘请的职业经理人徐全利告诉澎湃新闻:“小七孔景区从最早的游览型景区发展成为现在的体验型景区,是从‘看山看水’到‘游山玩水’的转变。”

徐全利介绍,围绕游山玩水,景区推出了两大核心产品。首先游山方面,是打造了小七孔世遗探险部落,包括丛林探险,树上探险、丛林溯溪、瀑降、踏瀑戏水、攀树等户外轻探险项目集聚群,不断提升游客体验度和参与感;其次,玩水的项目则是推出了卧龙潭漂流、鸳鸯湖上湖透明船、桨板、皮划艇等,满足全龄段游客欢乐休闲的需求。

7月25日,游客在小七孔景区里参加瀑降运动。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博士生白先生和女友专程从西安赶来荔波,他说:“本来到小七孔是来看水看风景的,没想到还有瀑降这样好玩的项目,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在玩的过程中,降落的速度也设置合理,是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的。”

年轻的视频剪辑师陈女士,在体验树上探险项目后,感受颇深。她和记者分享了整个过程,“项目包括滑索、空中跷跷板、空中秋千等关卡,体验时间大约在半小时。整体游玩下来,十分刺激。周围有树林遮挡,加上贵州本来就比较凉快,游玩的温度很适宜。在返回途中,还可以经过飞云洞(溶洞)和瀑降,吹吹风、看看别人的玩法。”

而在另一边的卧龙潭景区,游客随意选一艘皮划艇,轻轻摆动竹竿拨动那一汪绿水,便能享受漂流的惬意。沿途中看怪石嶙峋、鱼群戏水、再和小伙伴打一场水仗……都不失为玩水的一种乐趣。

徐全利向澎湃新闻表示,在这两大产品推出后,不仅增加了项目上的收益,最重要的是延长了游客在荔波的停留时间,由原来的一天到现在的二至三天,实现让流量有效转化为市场“增量”。

荔波有一处悬崖咖啡馆,游客可以背倚悬崖喝咖啡。    贵州省委宣传部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