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膺世界杰出华人 李政道:“中国是有前途的”

1957年,年仅31岁的李政道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实现华裔在该领域零的突破;半个多世纪以来,李政道依旧专注科研、始终心系中华,为全球华人津津乐道。近日,已是耄耋之龄的李政道在北京荣获“世界杰出华人”奖杯及证书,他满面笑靥,道出将一直为荣耀中华努力,老骥伏枥之意尽显。

“世界杰出华人奖”由世界华商投资基金会创办,旨在表扬全球华人对各地华人社会及对国家的贡献和影响,与李政道同期获奖的还有美国史丹福大学亚裔中心创办人苏启深教授、香港树仁大学创办人兼校长锺期荣校长、国际巨星刘德华、华裔男高音莫华伦等人。

此前在香港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李政道因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有重要事务,未能前往并接受证书。11月初,获悉李政道再次回国,世界华人协会会长程万琦,世界华商投资基金会总裁马兴利,世界华人协会秘书长刘延申等人特从香港赴京,在李政道亲手建立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内,举办了简单而庄重的颁奖仪式。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会客厅内,一幅苏绣,展示了金原子对撞后的奇妙景象;一尊雕塑,蕴含了深邃的“物之道”;一幅幅水墨画作,多角度展示了科学的唯美。

李政道一身西装,花白的发整齐梳向脑后,置身在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居室内,以寥寥“这是我莫大的荣誉”几字将高兴之情一语蔽之,其后,浓墨重彩地道出对中国科学的衷心赞誉。

“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极大,商业和科学都起源于中国”,从唐朝使用的汇兑凭证“飞钱”,到商朝甲骨文中对“星”的记录,李政道绘声绘色地讲述华夏民族引以为傲的商业及科学成就,当话题回到现代,他掷地有声的说出一句,“中国是有前途的”。

科学为生 成就卓著

1926年11月24日,李政道出生于上海,他自幼便喜爱读书,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经科学大师吴大猷推荐,李政道赴美留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费米并获得博士学位。费米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方式,影响了李政道的一生,他后来在多个场合提到:“每当遇到困难的物理问题的时候,便会想费米会怎么做。”

长期以来,李政道在物理学领域做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性质的工作,研究领域除高能粒子物理外,还涉及天体物理、流体力学、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广义相对论等领域。1957年同杨振宁同获诺贝尔物理奖之后,他陆续又荣获爱因斯坦科学奖、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伽利略奖章等,由于在理论物理学诸多领域的杰出贡献,国际编号为3443号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李政道星”。

1956年,不满30岁的李政道已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1964年,他被聘为哥伦比亚大学费米讲座教授,1984年至今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如今,他还是普林斯顿大学名誉科学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身兼国际国内多所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和名誉教授。

身在海外 情系中国

勤奋于科学研究的同时,李政道的多项重要建议为中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近40年来,他先后促成中美在高能物理等领域的合作,帮助建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此外,还创办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等多个学术组织,建议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倡议设立博士后制度,设计并创立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

这些举措,给中国杰出的青年人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遇,培养了大量高能物理领域的骨干,同时也创造了中国人才培养发展的有效方式。

近来,培养创新人才的呼声在中国更加迫切,84岁高龄的李政道此次回到中国,于北京师范大学破解“钱学森之问”。他建议用‘一对一’的精英教育,培养创造科学和发明技术的人才,并特别勉励青年学子,“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要创新,需学问;问愈透,创更新。”

“如何培养一流创新人才,这不仅存在于中国,美国等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求学历程,李政道认为,老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力更生,“做老师就是这样,同学生们交流,我觉得很幸福。”

中国有些高校,不断扩招学生却不增加教授的数量,李政道认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一位教授可以辅导三四位学生,但必须抽出时间实现一对一。”

耄耋之年 辛劳依旧

如今,年已耄耋的李政道在科学上已然成就卓著,却仍孜孜不倦活跃在物理学学术研究的前沿。近两年他发表的论文达7篇之多,在研究简并的物理真空、求解薛定谔方程式和非微扰、探讨暗物质的本质、中微子质量本征态的转换矩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辛勤的探索。

李政道坚持每年固定两次到北京的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指导科研工作。同事眼中的李政道,非常勤奋,又绝顶聪明,跟随李政道工作20多年的一位教授告诉记者,如今李政道每天仍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晚上睡不着就起来做研究,等到困了再继续睡,经常是睡一会儿,工作一会儿。

同李政道教授聊天时,他的睿智、聪慧令人敬佩。老人将于11月底迎来85岁寿诞,却仍然皮肤红润,难见皱纹。他笑着拍拍自己,“中国人是黄皮肤,所以年纪大了看不出来,这是我们的优势。”

 

本文转载自同济大学新闻网  文章发表于2010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