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向好释放积极信号(国际论道)

《华尔街日报》刊文称,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长将依赖中国消费者推动。

新华社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4%……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前8个月中国经济数据。一系列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超预期增长,引发外媒关注。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犹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在持续恢复中展现强大韧性与强劲活力,向全球释放积极信号。

“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在前8个月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中,8月的数据尤为亮眼。

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4.5%,较7月的3.7%有所加快,超出路透分析师预估的3.9%。这一增长速度创4月以来最快。衡量消费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月同比增长4.6%,增长速度是5月以来最快。上述两项数据也超过了《华尔街日报》分析师4.1%、3.45%的增长预估。

据埃菲社报道, 8月,中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出现较大增幅。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制造业增长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2%。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还强调了一些特定产品的表现,如太阳能电池、服务机器人、光电子器件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7.8%、73.7%、29.9%。此外,就业形势总体稳定,8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称,中国经济正阶段性企稳。中国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负转正。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1%,扭转7月份同比下跌的势头,环比上涨0.3%。报道引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的话称,总的来看,8月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边际改善,国民经济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中国消费通胀回归,经济压力得到缓解”,美国《华尔街日报》以此为题刊文称,对中国政府来说,8月主要经济指标恢复增长趋势是个可喜迹象。

综合路透社、英国《金融时报》、《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等媒体报道,在中国8月经济数据呈现出经济企稳迹象后,摩根大通公司和澳新银行9月15日上调了对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3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这两家机构将各自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预测提高了20个基点,分别达到5%和5.1%。摩根大通公司说,零售额的显著复苏和服务活动的增加是最大的意外。摩根大通公司经济学家朱海斌说,8月中旬以来公布的政府稳增长政策是渐进式的,但涉及面很广,很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助力实体经济。

“政策措施成效正逐步显现”

彭博社报道称,8月暑期出游热潮以及中国政府更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提振了消费支出和工厂产出,使得中国经济在8月出现回升,更多经济企稳的新迹象开始出现。“中国政府近段时间加强了促经济增长措施,公布了刺激更多家居用品支出的计划,加快发行债券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并放松对大城市购房的限制”。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银行(央行)调查局中国经济组发布报告指出,近期主要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走势基本符合预期,中国内需在服务消费和基建投资的带动下呈现恢复势头。

“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会很快恢复元气。”《日本时报》网站刊文指出,中国的增长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内外并重的双循环模式。这种模式将使中国经济更具韧性,更不容易受到外部冲击。此外,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居民收入的增加,更多中国劳动者成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日前在《华盛顿邮报》撰文表示,疫后经济复苏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近期,中方出台了恢复和扩大消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等一系列举措。“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包括采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措施成效正逐步显现”。

此外,中国不断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经济复苏。据路透社报道,9月18日,中国央行和外汇监管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举行了座谈会。摩根大通银行、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瑞银证券、三菱日联银行、特斯拉、巴斯夫、托克、施耐德等外资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参加座谈会。这表明中国政策制定者为重振外贸和吸引外资作出了新的努力。报道称,为了吸引更多外资,中国国务院8月发布了关于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意见,提出健全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中国经济复苏的部分动力来源于中国的科技实力。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今年早些时候的一项研究显示,从人工智能到机器人的44个科技领域中,中国在37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尼日利亚《卫报》近日刊发巴基斯坦学者、时政评论员伊姆兰·哈立德的署名评论文章称,经验丰富的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们均对中国经济的总体轨迹持乐观预期,认为中国能够实现2023年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在全球经济面临困境的当下,中国政府积极直面挑战,采取了一系列及时切实的应对措施,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下一个中国,还在中国”

9月6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200万辆整车从生产线上驶出。相比第一个100万辆用了两年多时间,第二个100万辆仅用不到13个月。这座标志性外资汽车工厂用实际行动,为中国经济稳定运行投出“信任票”。

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的热土。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23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大幅下降的背景下,2022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增加5%,刷新历史纪录。今年以来,特斯拉、摩根大通、苹果、高通等一批批跨国公司高管来华考察投资环境、对接发展战略、洽谈合作项目。

“我们对于中国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愿加大在华投资。”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说,中国依然是梅赛德斯—奔驰最大单一市场,多个核心业务领域实现高质量增长。中国马来西亚商会会长罗维坚说,中国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出台增强了跨国公司在中国长期经营的信心。

近几个月,国际机构接连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二季度以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多家国际机构相继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尽管出现短期波动,但这些国际机构无不看到中国经济展现出的强大韧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基金组织高度评价中方为实现全球经济增长发挥的强有力引领作用。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说:“我们都期待看到中国经济复苏,来继续推动全球增长。”

《日本时报》网站报道称,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就业、稳定经济、管理金融风险、支持技术创新并鼓励绿色和包容性增长。市场预期中国将出台更多政策支持实现发展目标。这显然关系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报道强调,中国能否成功应对未来挑战,可能是决定全球复苏或衰退的关键所在。

“对全球经济来说,中国相关经济数据是充满希望的信号。”《华尔街日报》刊文称,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长将依赖中国消费者推动。

“下一个中国,还在中国。”9月初,在2023年外滩大会上,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这样阐述他对中国未来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