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联动大湾区媒体力量 东融出海邀请世界更多企业家来投资置业

南方发展网讯(刘付云发自广西贺州)6月26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贺州行活动于广西贺州热烈启动。大湾区主流媒体采编人员从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惠州、江门等地集聚贺州时,纷纷发出“交通太便捷了!”的感叹。贺州市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当前,贺州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日均开行动车达到95趟次,贺州抵达广州时间缩短至1小时23分。“我从广州南到贺州站花费不到1个半小时,一下子感觉从一线城市到了‘后花园’一样的地方,大湾区企业转移至这里,对彼此发展都是双赢。”有关媒体人员表示。

不仅是高铁联通,当前贺州正加快推进公路、铁路、港口及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构建了衔接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交通体系。2023年,桂东海铁联运班列发送集装箱货物5.7万标箱,增长37.8%。贺州民用机场项目通过国家民航局选址批复,桂江航道扩能工程实现开工建设,正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5小时经济圈”。便捷的交通为贺州与湾区产业衔接奠定了基础。得益于贺州衔接湾区的交通优势,贺州钟山县东融(供港)稻菜产业示范基地种植的玉米不超过24小时就能实现从采摘直抵香港市民的餐桌。以大湾区市场需求为导向,主要种植菜心、玉米,因为交通优势,采摘的蔬菜通过预冷、运输,第二天凌晨就能出现在香港市场上。

贺州是名副其实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2023年,贺州市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32家、占广西全区新增总数比重86.48%,累计达到52家、占全区总数的63.41%。新增香港优质“正”印认证证书51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75张。据贺州市有关部门领导介绍,贺州市2023年实现供港蔬菜直销600多吨,下一步希望加大与港澳地区合作,引进蔬菜加工企业、金融企业、经营主体共同推动贺州供港蔬菜产业发展。

当天下午,媒体团一行走进贺州钟山县电子信息产业园。在广西科奈信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流水线将耳机进行前加工、组装、包装,成品从这里销往全球。科奈信是深圳无线音频行业龙头企业,从洽谈到签约落地钟山县,仅48天。据该公司有关人员介绍,企业看中钟山招商政策好、厂房成本低以及劳动力充足的优势,2022年将加工全产业链迁至钟山,研发基地留至深圳。“去年公司产值达2.2亿元,今年预计将突破4亿。”刁青春介绍,科奈信落地钟山,还带动了配套企业创马优、镁祥、美心等在此聚集。不止科奈信,东莞市南卓集团2018年至今已陆续将旗下5家企业从东莞搬迁转移至钟山,并成立贺州中恒集团,年产值已超8亿元。“我们属于劳动加工型企业,从东莞搬至钟山,我们在电费、人力上降本超三成。”贺州中恒集团有关人员介绍,目前集团计划陆续将企业加工链全部搬至钟山,研发留在东莞,形成“前店后厂”模式。


本媒体人员了解到,目前该园区已入驻电子信息企业32家,其中大湾区企业26家,占比超八成,将建设成大湾区产业外溢的重要承接园区、华南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制造基地。当前,广西正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区位、交通、人力资源等优势显著,贺州承接湾区企业转移潜力巨大。


据了解,今年,广西自治区印发了《支持高质量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的指导意见》,支持贺州高质量建设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市在电子信息、金属材料、黄金珠宝、农业、大健康、高端碳酸钙等产业方面正加速与大湾区对接。(完)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