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兴八桂,书写隽秀华章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作者:记者 林雪娜 孙鹏远 周如雨 王春楠 编辑:刘晓彤

民族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八桂文脉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是中华文明的一脉芬芳。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在一代代人的传承、创新中凝聚为民族之魂,不断提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壮美广西增添熠熠光彩。

文化因创新而辉煌,文明因发展而精彩。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向世界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守正创新中彰显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以文为脉 绽放民族之花

传承文化之脉,以特色锻造品牌。

踏上春天的脚步,“广西三月三”焕新将至。这个传承千年历史文脉的民俗节日,发展至今成为广西一张亮丽名片,成了少数民族和汉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例证,奏响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华彩乐章。

这个春天,广西将这一文化瑰宝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载体、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将民族性、传统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科技性、国际性相融合,向世界展现新时代壮美广西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让海内外感受中华民族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踏上春天的脚步,世界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散发迷人风采。我区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讲好“世遗”的“中国故事”。目前,花山岩画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步伐稳健,与“壮美边关”文旅品牌连成一脉,这张“世遗”名片在边关绽放时代新韵。

踏上春天的脚步,千年运河奔腾不息。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灵渠,紧随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步伐,桂林灵渠水利风景区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2026世界运河大会将聚焦这颗“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向海而望,“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建设火力全开,一古一新遥相呼应,共同在新时代书写文明史诗……

春风浩荡开胜景,扬帆破浪正当时。今年我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持续提升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开展“文化活化故事化”行动,讲好“广西三月三”“桂林山水”“刘三姐”“海上丝绸之路”等文化品牌故事,塑造文化旅游故事IP、形象IP、产品IP,以特色突显文化传承亮点,以品牌提升民族文化核心竞争力,以崭新姿态彰显中华文明的璀璨恢宏。

以民为要 提升品质需求

文化为民守初心,文化惠民落实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我区找准核心价值观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创新优化文化供给,持续改善文化民生,让更丰富的文化活动、更品质的文化产品、更贴心的文化服务惠于民众,实现文化活动为民办、文化成果民共享,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组数字暖民心——全区115个公共图书馆、124个文化馆和117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向群众免费开放;2023年在春节、国庆、端午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3500多场,组织各市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2000多场,11个乡村列入文旅部“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

一批品牌热八桂——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公共服务“广西模式”,创新打造“走读广西”全民阅读品牌,入选中宣部2022—2023年全民阅读优秀项目推介名单。统筹全区资源升级打造“文兴广西”群众文化活动,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魅力北部湾”群众文化活动、全民艺术普及月等系列活动已成为广西独具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

一些探索不停步——今年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抓好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文化云项目建设,加强公共数字文化项目在基层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文旅融合公共服务,鼓励各地探索开发公共文化新空间,突出文旅融合品牌培育打造。扎实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工作,持续开展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评定工作……

以文化惠民之雨露,润群众幸福之土壤。广西多措并举,让文化发展落地生根、文化惠民成色更足、人民生活更具品质、社会发展更加进步。

以新突围 激活发展引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也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关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方能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态呈现。目前,我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有1115个,总数位于全国前列。在2023年广西非遗购物节上,区内外200多家非遗企业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额2000多万元。广西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民族文化焕发生机,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今年我区将大力推进非遗创新利用,开发具有广西特色、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服务产品。推进非遗与文化产业、旅游业、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评选更多非遗美食体验店,开发系列非遗文旅产品,推进非遗小镇、非遗街区、非遗工坊、传统工艺工作站等建设”,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无处不在,创意点亮生活。我区各大博物馆充分挖掘自身特色,投入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注重将文化性与创新性结合、审美性与功能性结合,让“文物活起来”融入人们生活,让文化自信厚植人民心中。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我区备案博物馆文创产品数达千余件(套)。

“新”还体现在体系化的构建、品牌化的创建上。面对丰富的文旅商品,我区打出了“广西有礼”品牌。这一品牌评出的特色产品在2023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获奖数量在全国位列第四名。如今,我区的六堡茶、瑶族油茶、坭兴陶、贝雕等知名度越来越大,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在文化创新中既要推动产品创新,也要推进业态创新,不断激活文化产业发展活力,让八桂好品好物好礼声名远扬,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以心相通 深化文明交流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今日广西,开放发展的重大机遇前所未有。迈向新征程,广西文化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深化中外人文交流”,需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也需要各文化领域对外交流合作更具深度和广度。

2023年,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试运营“热”力十足,广西创意杂技剧《百越稻盛》赴马来西亚驻场演出引发中国文化热潮,“广西科目三”火到海外……而今的东盟,是中国视听节目出口总额第一大市场。目前广西已在泰、柬、老、缅等国合作建立国际传播工作站、译制站、联络站,累计译播影视剧上百部。近十年来,广西文艺院团赴近30个国家演出,广西向境外输出图书版权达4200多种。

迈向新的征程,广西以文化为媒,促文明互鉴,让民心相通。紧抓开放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的独特优势,积极推动“文化出海”,在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方面的桥梁作用不断提升,顶层设计日臻完善,领域合作向纵深扩展,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文交流格局。

迈向新的征程,随着中外人文交流合作愈加深化,更需要我们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提升文化领域专业化、科学化、体系化、品牌化标准,拓展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充分应用数字化赋能民族文化对外传播,运用社交媒体和各类移动平台创新传播力,让海外受众在喜闻乐见中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

向海之路,文化需阔步而行。以守正创新的精神拓宽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路径,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架起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文化自信的广西,向海大道必将越走越广阔。

代表委员观点

全国人大代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委员会委员 郑军里:

构建高质量的美术创作新格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智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立足社会需要、人民需求,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广西美术家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持续推动漓江画派特色文化品牌发展壮大,成为当代中国最活跃的绘画流派之一。广大美术家深入人民生活,扎根本土,将广西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少数民族风情在美术创作中进行当代表达,努力创作既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彰显时代精神与审美风尚的优秀美术作品。

广西美术界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组织美术家开展“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赴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沿线建设工地现场采风写生,推进广西新时代青年美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推动广西美术创作不断登高原、攀高峰,用画笔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的壮阔图景,唱响文化自信自强的主旋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我们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时代的创新精神,探索美术创作新模式,引入新的创作理念,打造宽广的创作平台,构建高质量的美术创作新格局,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广西当代文化新辉煌。

全国人大代表、壮族刺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蓝 淋:

推动非遗从“网红”到“长红”

壮绣是壮族文化和民族记忆的“活化石”,承载着壮族繁衍生息的历史与文化。作为极富民族特色的手工技艺,壮绣一度因时代发展、审美变化等因素而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传统文化要传承、发展,必须推出更多保留传统技艺又融入当代美学、符合时代需求的产品。为此,我专门到广西艺术学院深造学习,在产品设计中融入现代审美。经过多年努力,如今相关壮绣手工艺品不仅开始在国内市场赢得年轻人的青睐,还销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迈出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步伐。

当前,虽然壮绣已逐渐“出圈”,成为受年轻人认可的“网红”,但要实现“长红”还需综合措施配套发力。我建议强化财税金融支持等保障措施,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加大对行业领军人才的扶持力度,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批”的示范效应;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馆,实现“非遗+文旅”深度融合,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馆是公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渠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目前各非遗项目都分散在各地的传承基地,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优秀的传统非遗项目,建议在各个城市建立集展示与销售为一体的非遗展示馆,通过展示非遗产品、技艺展示展演等措施,让更多的群众爱上非遗、关注非遗,从而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常委、广西区委主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 欧余军:

守正创新赓续文脉 讲好广西故事

2023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一是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焕发新活力。向国家文物局推荐申报灵渠、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侗族村寨·三江侗族村寨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推动国家文物局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加强广西文物保护利用合作协议;成功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圆桌会议;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获评我区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二是艺术创作和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新突破。会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设立初始规模为7000万元的广西艺术基金;创新开展“文兴广西”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走读广西”入选中宣部全民阅读优秀项目。三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巴马、三江、龙胜入选文旅部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桂林市作为全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督查激励对象,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我们将重点推动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做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管理,继续开展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四季合唱音乐会等群众文化活动。二是开展“文化活化故事化”行动。深度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讲好广西故事,融入旅游线路和消费链;开展“文化润景”行动,支持文化场馆开展驻场演出。三是持续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加强中越边境(广西段)跨境共享非遗项目保护,继续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三月三·桂风壮韵浓”等活动。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 黄晓娟:

推进民族文学经典中的红色文化传承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民族文学中蕴含着丰厚的红色文化基因。各民族作家沉浮在中国的革命斗争历史中,他们在创作中通过民族视角,表现民族生活,并以自己的所观所感创作出反映革命历史、高度凝练革命意识、对人们的思想价值塑造具有启迪性的文学作品。例如现代文学中,满族作家老舍创作的戏剧《四世同堂》、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创作的小说《茫茫的草原》、维吾尔族作家黎·穆塔里甫书写的《战斗的姑娘》等;还有当代彝族作家李乔的长篇小说《欢笑的金沙江》、壮族作家陆地的小说《美丽的南方》、京族作家李英敏的《椰风蕉雨》,以及诸多获“骏马奖”的文学作品等,表现出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我们要深入理解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系统挖掘民族文学美学价值与主题意蕴经典化过程中,深入探索蕴含其中的深厚的红色文化内涵,自觉接续民族文学经典中的红色文化创作传统与文化精神,承担新时代文学使命与责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文学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以各民族的精神丰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在各族人民心灵深处。

专家言论

王建平:让新时代传统文化更璀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的前进道路,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广西守正创新、积极实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尚化、艺术化、科技化和生活化等方面发力,创造出“老树枯藤岁月深,新枝嫩叶绿如茵”的大好景象。

时尚化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文化与当下时尚结合才能创造日月同辉的灿烂。广西宾阳炮龙节是传承千年的民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与时尚旅游相加,实现了创新性发展。仅今年春节期间,炮龙节就吸引了60多万群众和游客参与,为宾阳创收1.8亿元,彰显了“诗与远方”的强大力量,展示出非遗传承的光明前景。当地政府还以此创作了民俗舞台剧《炮龙》,着力打造文化品牌,让民族文化更加闪亮光大。

艺术化促成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中升华。当人们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动能时,便将目光投向了五千年历史文化。艺术家们从中寻找创作灵感,挖掘能够激发当代人奋斗精神的题材,探寻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根源,用现代形式加以表现。民族音舞诗画《这边唱来那边和》在古今中外文化相和中展现开放胸怀与文化骄傲;民族歌剧《柳柳州》聚焦中华传统文化标志性人物柳宗元,表现崇尚“官为民役”的政治情怀与作为和文化指向与价值;杂技剧《百越稻盛》将杂技与戏剧、音乐、舞蹈完美融合,创造性转化为崭新的艺术,反映稻作文化的深厚内涵;交响组曲《向海之路》在古代与现代的交相呼应中,让受众感受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魅力;电影《过山榜》讲述中华民族文化融合共生的传奇;电视综艺节目《新民歌大会》用当代方式演绎传统民歌,让观众耳目一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张力。艺术化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形象、传统文化精华。

科技化让传统文化异彩纷呈,贴近百姓,植入民心。当人们在回味龙年春节,会感受到传统文化旺盛生命更加璀璨。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将2000架无人机组成的超级神龙在南宁夜空翱翔飞舞,电子遥控的巨型龙船在桂林漓江婉转飘游的镜头播放出来时,龙图腾借助现代科技,突破时空,呈现在人们眼前。广西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享受了视觉震撼和文化亲切,唤起了文化自豪,激发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就是“文化+科技”创造的焕然一新、神采斐然的结果,使得56个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生活化使传统文化脉动更强,活力四射,赓续更久。如今,国风汉服变成了年轻人追求的时尚,承载传统和现代元素的民族服饰在青年中流行,成为生活常态,既散发当下文化宽容、开放、多元的时代气息,也反映文化自信的思想坚定。中华传统文化只有扎根于生活土壤,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在实现超越时代的传承发展中枝繁叶茂。

(作者系广西社会科学院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教授)

一线实践故事

稻香传千里 百越唱新声

近日,由广西杂技团创作演出的创意杂技剧《百越稻盛》在钦州市灵山县进行了两场惠民演出,在当地掀起一股“百越文化”热潮。

舞台上,一幕幕熟悉的农耕生活场景以一种富有创意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播种、收割、搭屋、赶圩……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巧妙地融合在杂技、歌舞表演当中,编织出一幅幸福美满的百越生活画卷,在新颖的艺术形式中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演体验。

《百越稻盛》是广西文艺工作者充分发挥艺术创造力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之一。该剧以稻作文化为核心,融合了杂技、歌舞、乐器、非遗等表演形式,充分展现了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023年10月,《百越稻盛》赴马来西亚马六甲市驻场演出28天,反响热烈,近万名观众走进剧场,通过这部艺术精品阅读广西、认识中国,完成一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之旅。

总导演李钒介绍,《百越稻盛》把广西民族文化和以杂技为主体的表演形式深度融合,既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文化与艺术特色,又展现了不同文化共通的生命情感和艺术语汇。在创排过程中,剧组在众多杂技门类中,挑选出最符合节目情景和艺术展现的部分,不断尝试、不断提升、不断贴合主题,以最佳的视听效果描绘壮美广西的山水人文印象。

近年来,广西文艺工作者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聚焦传统文化题材的挖掘和再创作,同时尝试用新表达、新技术、新传播手段、新运作模式等,不断拓展艺术创作新疆域。广大文艺家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作的素材宝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汲取素材,结合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创新多种艺术样态来进行艺术创作,是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