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南方学院校长汤涛:立足地方发展,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
来源:大洋网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2月5日,蛇年首个工作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是广东连续第三年举行的“新春第一会”,本次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教育战线如何谋划高质量发展大计,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记者采访有关高校,看看新一年的发展底气。
“新的一年,广州南方学院希望沿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方向,蹚出立足于地方发展、建设成为一流应用型大学的新路。”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南方学院校长汤涛认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是关键。好的科研理论要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应用”这一关键环节。应用型人才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国家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实践者。
广州南方学院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广、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同时,在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融入博雅教育,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全人”。
汤涛表示,在学科建设方面,将数据科学、人工智能融入学科建设,是广州南方学院聚焦“新医科”“新工科”“新文科”三大重点赛道打造优势学科的重要抓手,能使人才培养不仅符合社会所需,还能带动产业创新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比如,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护理、大健康等专业的教学和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将好的科研理论转化为现实力量,并拓展到诸多领域,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
2024年,广州南方学院承办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研究分会年会暨第二届“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省内外超过76家单位的150余位专家、AI技术前沿探索者及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分享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果和经验,探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和方法。
“近年来,学校瞄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方向,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与产业转型接轨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汤涛介绍,广州南方学院通过与华为云计算、广州联通等龙头企业签订科产教融合协议,探索新一代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已连续三年联合主办‘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交流会,2024年评选出的优秀案例涵盖大模型研发、智算中心、低空经济、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并启动了2025广东‘低空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大调研、惠东智算基地‘政企产学研联合体’共建,持续为广东乃至全国的数字化治理贡献高校力量。”
汤涛介绍,为助推“百千万工程”实施与乡村全面振兴,广州南方学院于2024年主办第二届广东省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同步召开2025第一届广东国际乡村振兴产业交易博览会启动发布会,探讨乡村振兴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此外,学校组织跨院系多学科教师深度参与“百千万工程”,与六所高校及从化区政府合作,成立“双百行动”服务队,学校主要牵头项目4个,参与项目15个,组织60支实践队伍,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服务、文化传承领域进行实地调研。
“未来,学校将聚焦专业内涵建设,精准对接湾区经济社会需求,持续打造特色专业,立足地方重点产业谋划低空经济等专业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汤涛说。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俊 通讯员:鲁锐